本屆洲際國家盃的第一場比賽,最後是南非1-1伊拉克,兩隊握手言和
即使對於看球多年的老球迷而言,國際足總洲際國家盃(FIFA Confederations Cup)都不是一個很有知名度與吸引力的比賽,相較於球迷熟知的世界盃,歐冠盃甚至於歐洲國家盃,美洲盃等地區性的盃賽,它的知名度與人氣可說是低的可憐,但是基於它是2009年度最大型的國際賽事,雖然此篇文章貼出時,比賽已經開踢了,相信還是有介紹給球迷們認識的必要性。
匯集各大洲冠軍的賽事
台灣媒體過去將洲際國家盃翻譯作聯邦盃,中國則是翻譯為聯合會盃,雖然各種翻譯都有其緣由,但運彩將它譯成洲際國家盃,可以說是最貼近內容的譯名。畢竟,簡而言之,它就是聚集各大洲杯賽冠軍的一項足球賽事。
洲際國家盃素有”小世界盃”之稱,它的前身是從1992年開始舉辦的”法哈德國王洲際盃”(Intercontinental Championship for the King Fahd Cup),是以沙烏地阿拉伯的國王法哈德命名的洲際性邀請賽,直到1997年才改制為兩年一度的洲際國家盃,成為FIFA的正式比賽。不過在2003年洲際國家盃之後,洲際國家盃開始從善如流,變成每四年舉辦一次。為何說是從善如流呢?在後續內容內會為各位說明。
洲際國家盃的創辦宗旨是—“讓世界各大洲的頂尖足球國家有彼此交手的機會,並且促進足球運動較發達的地區與發展中地區的友誼與交流”。2009年的洲際國家盃是第六屆,就如同往例,參賽隊伍都是各大洲盃賽的冠軍隊伍,例如義大利(2006年世界盃冠軍)、西班牙(2008年非洲國家盃冠軍)、巴西(2007年美洲國家盃冠軍)、美國(2007年美洲金盃冠軍)、埃及(2008年非洲國家盃冠軍)、伊拉克(2007年亞洲盃冠軍)以及紐西蘭(2009年世界盃資格賽大洋洲區排名第一),至於南非則是以2009年世界杯主辦國的身分來主辦此項賽事,看來參賽隊伍陣容洋洋灑灑,比賽似乎相當有看頭。
以前是顧人怨的”無聊盃”
但事實卻不見得是如此,從過去的紀錄看來,大部分的足球強國對洲際國家盃都是興趣缺缺,六月正是歐洲各大職業聯賽剛休兵的時候,球員剛度過漫長而艱辛的球季,實在沒有餘力也提不起興趣去參加比賽。此外洲際國家盃沒有什麼歷史,只是一個制度並不完整,友誼以及邀請性質很重的盃賽,若要看世界各大洲的強隊為了國家榮譽奮戰,四年一次的世界盃就看的到了,實在沒有必要冒著讓球員受傷的危險來參加這種大家都不想玩的比賽,況且輸球還是會遭到球迷砲轟,因此強隊大都是能閃則閃,只有足球新興國家(如本屆的埃及、伊拉克)興致勃勃地想來與歐美列強一決高下,要不然就是像紐西蘭這種踢進世界盃機率不大的球隊來見見世面。
在2003年之前,洲際國家盃仍然是維持每兩年舉辦一次的慣例,但因為一個悲劇的產生,間接使得這個盃賽改制為四年舉辦一次。那就是在03年洲際國家盃的喀麥隆對哥倫比亞的複賽中,比賽第72分鐘時,喀麥隆效力於英超曼城隊的福伊(Foe)在中圈附近突然倒地不醒人事,送醫之後不治身亡,年僅28歲,而這讓FIFA開始思考改制的可能性。
現在的洲際國家盃都固定在世界盃的前一年於翌年世界盃的主辦國舉行,因此本賽事的最重要的任務,那就是驗收翌年世界盃的場地與主辦國的舉辦世界盃的執行力。
關於投注前的注意事項
或許有許多球迷都曾經聽說過「下注少下國際友誼賽為妙」的說法。也的確,在許多國際友誼賽中,有許多國家隊是以練兵為主(尤其是強國),因此比賽的變數、爆冷的可能性也就相對地增加。而洲際國家盃本來就是聯誼性質極重的賽事,因此像西班牙、巴西、義大利等強國自然是多少帶點磨練新兵、演練戰術的心態來參賽。即使他們在本屆的洲際國家盃也派出了不錯的陣容,實力也是高人一等,但遇上像美國、南非甚至伊拉克等具有一定實力的球隊時,也未必有必勝把握。因此,球迷在投注前,也必須考慮到這點。
先附上洲際國家盃的歷屆賽果簡表,至於本屆實力分析,容我於後補上囉!
洲際國家盃的歷屆戰績(*為法哈德國王洲際盃時代)
舉辦時間 |
主辦國 |
冠軍 |
亞軍 |
季軍 |
殿軍 |
1992* |
沙烏地阿拉伯 |
阿根廷 |
沙烏地阿拉伯 |
美國 |
象牙海岸 |
1995* |
沙烏地阿拉伯 |
丹麥 |
阿根廷 |
墨西哥 |
奈及利亞 |
1997 |
沙烏地阿拉伯 |
巴西 |
澳洲 |
捷克 |
烏拉圭 |
1999 |
墨西哥 |
墨西哥 |
巴西 |
美國 |
沙烏地阿拉伯 |
2001 |
日本,南韓 |
法國 |
日本 |
澳洲 |
巴西 |
2003 |
法國 |
法國 |
喀麥隆 |
土耳其 |
哥倫比亞 |
2005 |
德國 |
巴西 |
阿根廷 |
德國 |
墨西哥 |